2025-08-12来源:江苏美术家网 |
一个不懂绘画的人,带着一种挣扎的心理,写一个艺誉正隆的大画家,不仅写起来有很大的风险,说起来还可能是一个笑话。 两个不属于同一个“圈子”里的人碰到一起,从礼节性认识,到快速升温,并成为朋友、知己,着实令人意外。 佘玉奇先生六十开外,中上的个子,身形朗硬,五官端正,面色红润,不蓄长髯,不留蓬发,不足之处难找,那是两个字——“干净”,当属美术界中的美男子。嘴角微微上弦,恰到不能再增一度的好处;中式对襟的外套,利落中透出从容洒脱的快意。 今年清明前夕,先生搞了一罐龙井,打电话约我品茗。雅致的画室,透明的杯子、舒展的叶片、渺茫的清香,以先生巨幅山水大画为背景,轻啜慢品,好生快意。从杭州龙井到苏州碧螺春,从无锡红茶到常州白茶,从镇江竹叶茶,到南京雨花,沪宁杭已被先生评了个遍。先生以极其深厚的记忆,用耳熟能详般的画坛典故讲述着诗茶江南。超强的理解记忆能力、雄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令人惊叹,不知不觉之中,“钦佩”两字油然而生。 先生自幼学画,已有五十余年,无论在任何岗位始终追求如初,画笔不曾荒废一日。聊天的主题,当然是先生的画,谈老师、说大家;谈黑白线条,说美术理论。先生引领我参观他的艺术空间,解读着展厅里的每一幅画的构思、创作之历程,题款、闲章的雅韵趣事。驻足于“春、夏、秋、冬、阴、阳”六条屏前,先生用心用情用手用眼用笔用墨描绘出来的那山那水那太阳那月亮,既大气磅礴、雄浑壮丽,又温润俊秀、多娇妩媚,不仅有先生对自然的思考,更有先生对轮回的参悟。画,不再仅仅是画,更是突破画面本身,形成了一种岁月的交替与轮回。形成了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深度思考。 一个非专业性选手,跟一个顶尖的专业人士一起聊专业的事,我是有恐惧心理的。参观过程中,我除了说过“震撼”两个字外,不曾多说半字,生怕先生说我“小白”、笑我“外行”。然而,当我离开艺术空间的时候,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评论与理解快速形成了:那借助留白与线条勾勒的瀑布,不就是生命在山水间跳跃吗?那借助墨的张力展现出来的新生的松柏枝条不就是力量在山水间迸发吗?那借助朱砂渲染的朝阳不正预示着盛世中国吗?这或许是“后知后觉”吧。 朝朝志欲凌绝顶,暮暮心犹向远山。先生从南通一个古老的小镇起步,一路画到六朝古都南京,坚持中完成蜕变、突破中完成跃升,终于把自己炼成大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前年国庆期间,先生受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见青山”个人画展。中国美术馆,是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能在这里办展,是无数画家梦寐以求的事,无数人一生都不能企及。先生不仅站上了这个高度,而且《晴初景蔼新》《山翠自成微雨色》两件作品被永久收藏,更令多少画家望其项背。 先生进京办展,我是知道的。巧的是,那天我与先生在高铁上不期而遇,先生带着助手,行色匆匆。愦憾的是,我因为公务等身未能观展,不仅“完美地”错过了画展盛况,更无缘宣纸之上读山读水读文章读先生的大好时机。尽管事情已过两年,但我一直未能原谅自己。 先生创作画的样式很多,或长卷、或整张、或斗方、或条屏、或扇面、或小品,可谓琳琅满目。关于先生的画,评价甚多。高云、徐里、杨晓阳、何家英、范迪安等一众大家都有很高而且贴切的评价,归集起来就是先生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山水画的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峰。然而,就我从先生交往的几年当中,从我对先生的了解当中,从我读先生的作品当中,一众大家独少了一份评价:先生的每一幅画都是一首诗,托画言志,以画咏世,可追唐人王摩诘之“画中有诗”。这不仅可以从著名书法家管峻先生题跋中看出,还可以从先生写的诗中读到: 残冬的霜寒尚未散尽 风,却已悄悄换了口吻 像一封远方寄来的信 带着春归的音讯 河流率先感知…… 归来的燕子 用呢喃的话语…… 为春归的盛景添一抹乡愁 春归,是一场盛大的邂逅 是岁月里最动人的锦绣 让希望在万物心底扎根生长 这是先生为《春归》自配的散文诗。读来你不觉得“先生是美术界的诗人,是诗人中的美术家”吗? 先生曾经对我说,“写好山水文章,是画好山水画的基础”。琢磨起来,此言一点不假。为了进一步了解先生,我阅读了先生的多篇散文。被《读者》收录的先生写的散文《人生如茶》,充分展现了先生用文字描述生活细节的能力。“小小的茶杯,就像一个大千世界,而每片茶叶则是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品茶时,我俯视着各样的人生。”被誉为世纪经典散文的文字张力,跃然纸上。谁曾想,先生写《人生如茶》时,方才二十七岁。 非常荣幸,先生为我画过一张大画、两张小画、一个扇面。用先生话说,“你是从来未曾开口跟我要过画的人。”何德何能有劳先生专门为我作画。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画家要比书家更劳累些,创作会更慢些。先生曾先后用“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谈得来”解释过。我不喜欢“宝剑赠英雄”,因为我不是英雄;我更喜欢“谈得来”,因为我就是一个喜欢跟先生谈画论诗的人。但不管怎样,被先生认可,我倍感荣幸。 先生每向我赠一次画,朋友圈里都会引起一次不小的震动。特别是赠我《春风万里图》时,先生还顺带发了书法大家朱寿友老先生特别抄录,我特别为《春风万里图》创作的五言诗,让我也跟在后面火了一小下子。不妨抄录如下,以飨大家: 桃花报春信,劲松发新枝。 瀑飞层峦醒,氤氲五谷欣。 草屋七八间,渔父奏琴音。 青山酬知己,长风托锦心。 我的小诗不能与先生的散文相比,更不能与画并题,但是真挚的情感是可以与先生一拼的。 先生画画为文,早已跻身一流,人品更是备受称赞。新冠疫情期间,先生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中来,精心挑选了多幅作品义卖,所得款项两百余万元,全部捐赠给家乡南通及宿迁地区乡村卫生院建设,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除当时有新闻报道之外,先生不再提及。先生倏然一个转身,优雅得俨如轻鸿,踏雪无痕。不求回报,燃烧自己,用如椽的画笔,在天地间绘出一个大写的人字,“说小,是人要有慈悲心;说大,是道德、义务,是良心”,先生说得云淡风轻。 古往今来,集大成者,必然懂得放弃与取舍,先生并不例外。我曾经问先生,“为人民绘画,为人民服务,两者并不矛盾,为什么要在仕途上升之际,突然选择专门画画,难道两者不可兼得吗?”先生不带半点思索说道,“因为太热爱,非专心不足以精进,鱼和熊掌真的不可以兼得。通往大师的路,必先苦其心志。” 我竖起大拇指,先生抱拳作揖。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先生当列其中。(顾永康) 责任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