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铁壁——华海镜书画展”在宁海潘天寿美术馆启幕

开幕式现场

8月8日,宁海县潘天寿美术馆内墨香氤氲,一场跨越八十年的历史对话在此拉开帷幕。八十年前,太行山脉曾是军民浴血御敌、用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的抗战前线;如今,“太行铁壁——华海镜书画展”正式开展,50余幅浸润着山河魂魄的书画佳作惊艳亮相,以笔墨为桥重述那段军民同心筑铁壁的峥嵘岁月。

艺术家华海镜在开幕式上发言

此次展览的创作者华海镜先生,先后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创作实践,让他在书画领域淬炼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深耕书法、花鸟写意与水墨山水,坚持实地对景写生,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汲取人生感悟。其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天人本一,我即宇宙”的通透哲思,每一笔墨都是内在生命与天地本源之气相融后的自然流露。

华海镜在太行山写生

为读懂太行山脉的精神密码,华海镜曾六度深入太行之巅、峡谷深壑。他以笔为媒、以墨为介,深入探寻太行山水的雄浑气魄与人文底蕴,将太行的巍峨峰峦、质朴风土,凝萃于书画艺术语言之中,展现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创作思考。

艺术家为嘉宾现场导览

他用脚步丈量当年战士们攀爬的险陡山径,用目光捕捉岩石上未褪的烽火印记,将身心完全融入这片承载民族记忆的土地。“太行的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民族的骨头。”他以竹竿为长毫,以浓墨作山石,笔下峭壁如刀劈斧凿,彰显着自然的雄奇伟力。在宣纸的焦墨皴擦间,仿佛能看见硝烟中挺立的不屈身影和信念之光。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不仅是华海镜个人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也不仅是艺术与历史的深情对话,更是当下与过往的精神共鸣。展览为广大观众提供感悟历史的渠道,让沉睡的烽火记忆在笔墨间苏醒,让年轻一代在丹青中触摸民族的精神根系,从水墨交融的肌理中,感知艺术家将个人情怀与民族大义熔铸笔尖的赤诚。

展览现场

华海镜运用焦墨皴法在山石间游走,以干笔与湿墨交替晕染出的层次感,展现着传统山水技法与时代精神的巧妙融合;其书法作品骨力洞达,笔锋如剑戟挺劲,将“力透纸背”的力道与“气贯长虹”的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郭亮挂壁公路全景图》中,劈面千仞铁壁压顶,浓墨如斧凿岩骨,硃砂似血沁岩缝;《太行气撼》里,孤峰如天神巨掌破框而出,指缝云涛奔涌,题诗“何人修得如来掌”叩问苍穹,“万壑千峰收画中”尽显吞吐气魄。

展览现场

当观众的目光与画中山河相遇,当指尖掠过宣纸的纹理,便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这既是对八十年前不屈灵魂的致敬,更是对“坚韧不拔、众志成城”民族精神的当代传扬。

展览现场

据悉,“太行铁壁——华海镜书画展”将持续至9月15日。

部分展出作品: 


郭亮挂壁公路全景图 2025

郭亮挂壁公路一截 2025

天路入口 2025

隧道天窗 2025

丹崖铸古铜之二 2019

铁壁铜墙 2019

晨曦之二 2019

太行山外山 2016

云变之六 2016

展览信息

展览海报

太行铁壁——华海镜书画展

展览时间:2025年8月8日——9月15日

展览地点:潘天寿美术馆(宁波市宁海县天明中路66号)

开幕地点:潘天寿美术馆

指导单位:宁海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宁海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农林大学美术研究所、宁海县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潘天寿美术馆、宁海县美术家协会

(图片提供:潘天寿美术馆)



阅读 

    版权所有 © 江苏美术家网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402148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239号